2025/06
隨著人形機器人研發的火爆蔓延,一場關乎續航的電池技術攻堅戰已然拉開序幕。目前市面上主流兩足人形機器人普遍僅能持續工作2-6小時,“充電一小時,工作兩小時”的尷尬現狀,正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瓶頸。
2025/06
解決路徑在于多技術協同推進:通過氮化鎵器件應用將開關頻率提至MHz級,可降低30%開關損耗;UWB定位結合自適應阻抗匹配,能在±80mm偏移范圍內維持85%以上效率;結構設計上,將發射線圈預埋入地坪的技術路線可規避空間占用問題。當前階段,這些技術雖尚在工程驗證期,但已為無人設備的"隱形能源網絡"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演進方向。
2025/06
想象一下:深夜趕單的關鍵時刻,你最得力的AGV運輸助手突然亮起紅燈——“電量不足,請充電”!它必須中斷任務,艱難地找路返回遙遠的充電樁,或者等待工人費力更換沉重的電池...產線節奏瞬間打亂,寶貴的分秒在流逝。這是許多工廠物流環節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——AGV充電瓶頸。